「隆波的弟子」
隆波帕默尊者法談摘錄
禪窗編譯
2018年2月18日
我們大家都喜歡號稱
自己是「隆波的弟子」,
那就得有點隆波的模樣。
隆波在還是居士的時候,
就開始持戒;心安住成為
「知者、覺醒者、喜悅者」,
即使走神或迷失也只是一瞬間,
立即就覺察到了。
如果我們成天不斷地
迎合自己的煩惱,
卻號稱是「隆波的弟子」。
那是假冒偽劣品。
有機會就去做佈施,
但不會沉醉其中;
讓持戒成為習慣性的常態;
每天訓練禪定,不放逸;
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
接觸所緣的時候,去發展智慧,
探究名色身心的變化。
如果能做到這樣,
才算是名副其實的
「隆波的弟子」。
如果像隆波曾經做過的
那樣去做,
我們就會看見隆波所看見的,
領悟隆波所領悟的。
要成為祖師大德的弟子,
不是通過遞交申請表。
在修行方面,
要想成為誰的弟子,
比如,我們尊崇某位高僧大德,
請求他收為弟子,想要效法於他,
那就意味著——要「傳承下去」。
如果是出家人,
可以稱為「傳承衣缽」。
倘若我們沒有絲毫隆波的特質,
每天只是游戲人生,渾渾噩噩,
那就別吹噓說自己是
「隆波的弟子」了。
那些有眼睛、有耳朵的人
就會笑我們「冒名頂替」的。
努力地覺知自己,
去探究隆波所領悟的東西。
有些人喜歡來求祝福:
希望我可以洞見隆波所洞見的,
領悟隆波所領悟的。
隆波只好反過來求你:
求你同時也去踐行
隆波所實踐過的。
隨緣做佈施,但不沉醉其中;
讓持戒成為常態;每天訓練禪定,
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;
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
接觸所緣之後,去開發智慧,
探究名色身心的變化。
能做到這樣,才勉強算得上是
貨真價實的「隆波的弟子」。
如果去實踐隆波曾經實踐過的,
我們也會洞見隆波所洞見的,
領悟隆波所領悟的。
現今想要找到一個
領悟水平如同隆波一樣的人,
非常難找,太稀有了。
因為不太有誰
是如同隆波一樣去實踐的,
戒、禪定、智慧都很薄弱。
我們想要
領悟隆波所領悟的法,
卻不動手實修,
是不會有領悟的那一天的,
只是嘴上領悟而已。
真正領悟的人極為稀有。
在過去的這幾年時間裡,
隆波沒有遇到過。
我們想要獲得珍寶,卻不持戒,
不訓練禪定,不發展智慧,
永遠不會有得到的那一天。
如果只是一味祈求,比如
供養隆波一件袈裟,然後發願:
「隆波所領悟的一切法,
請讓我也能領悟到。」
隆波會毫不猶豫地回覆:
「隆波所實踐過的一切法,
請你也去實踐吧。」
用袈裟是無法換取「法」的,
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和「法」交換。
我們一定要
全心全力來傳承法,
要去深入地探究——
洞見身的實相,領悟心的實相。
修行要正確,而且量也要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