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性篇
隆波帕默尊者微法談
禪窗編譯
1
粗重的煩惱習氣,以戒戰勝;
中等的煩惱習氣,以禪定戰勝;
微細的煩惱習氣,必須以智慧戰勝。
對戒、定、慧來說,
都不可或缺的重要根基是覺性。
2012年1月22日
00:06:17~00:06:35
2
在經典裡清清楚楚地記載:
覺性的職責是守護、保衛心——
守護心提升至真善美,
保衛心不墮至惡處。
2012年1月22日
00:07:17~00:07:31
3
「隆波教導了什麼?」
作為隆波的弟子必須要知道答案,
而不是隆波到底教了什麼都不知道。
隆波教導我們要有覺性——
有覺性去知道身體,有覺性去知道心。
要想覺性能夠生起,
就必須知道種種境界或狀態。
《阿毗達摩》中有清楚的開示:
「Tinasanya」(巴利文),
即心能夠牢記境界或狀態,
是覺性生起的近因。
有覺性覺知身,有覺性覺知心,
但依然沒有智慧。
覺性能夠感知身心的存在,
智慧是一種對身心實相的領悟,
即照見三法印。
2010年10月10日B
00:02:55~00:03:45
4
所以,覺性是非常有益的、重要的法,
每顆善心必然總是帶有覺性的;
沒有覺性的心,不會是善心。
2012年1月22日
00:09:02~00:09:17
5
並不是多多地打坐之後,
覺性就會生起的,
它們完全是兩回事。
禪定是智慧生起的近因;
快樂是禪定生起的近因;
心能夠牢記境界或狀態,
是覺性生起的近因。
因與果必須一致。
2012年1月22日
00:08:24~00:08:46
6
覺性有兩種:
世間的覺性,以及
提升心以抵達道果涅槃的覺性。
後者是覺知名色、覺知身心的覺性。
2012年1月22日
00:09:33~00:09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