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定有好幾種,可以將它分成兩大類:第一類、邪定;第二類、正定。
邪定,即是沒有覺性的禪定,比如,那些殺手射擊時,必須具有禪定,需要聚焦;貓抓老鼠時,也需要具有禪定……然而,這些都是心往外送的禪定,那並不是真正帶有覺性的禪定,因此,被歸為邪定。
打坐時,看到鬼、看到天神,看到種種情境,看是看到了,但是那被看見的對象是不是真實的,並不知道,沒有人能回答我們。心往外送了,心沒有安住的禪定,是無法導向道果、涅槃的。
心出去看外在的一些事物,也有迂迴的利益。比如,看到天堂、地獄、鬼、阿修羅道的眾生……這會讓我們畏懼惡業,於是就會更好地持戒。這屬於迂迴的利益,但與開發智慧沒有絲毫關係。
真正用於開發智慧的禪定,是帶有覺性的正定。正定又可分為兩小類。
第一類:心是一,所緣是一,有覺性覺知所緣,所緣是主角,但帶著覺性與所緣在一起,而不迷失。「心是一,所緣是一」,這樣的禪定,是用於休息的。
我們的心非常動盪不安,沒有寧靜,沒有快樂,因為心一會兒抓取這個所緣,一會兒抓取那個所緣,不停地更換所緣,一直處在散亂之中,因此不會有快樂。
如果「心是一,所緣是一」,與心喜歡的禪修所緣在一起,喜歡念誦佛陀,就用念誦佛陀,喜歡觀呼吸,就用觀呼吸……不停地與所緣待在一起,不關注其他的所緣,心就會寧靜在單一的所緣,因而獲得休息,心不再跑來跑去了。這樣的禪定很好,是帶有覺性的,寧靜,卻帶有覺性。
第二類「好的禪定」:心是一,所緣是成千上萬。「心是一」,也就是——心是觀者,看到一切所緣不停地在運動變化,真正的主角變成了「心」,而不再是所緣。心安住,成為知者、觀者,看到所有的所緣不停地來去、生滅,這是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禪定。
因此,我們必須學習,如果沒有好好地訓練禪定,不具備正確的禪定卻修習毗缽舍那,那就不會是真的。
靜慮林聲明: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