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要用心持戒,不隨順煩惱;訓練令心安住,讓它有力量,每天安排時間出來修行;開發智慧——觀名色、觀身心它們工作,我們的心僅僅是知者、觀者。
努力常常、多多地這樣訓練,我們的心將會獲得提升。
修行……高僧大德能夠幫忙的只是指出這條路,我們必須靠自己去走。
好比我們吃飯,高僧大德也許會說:這能吃、這能吃,但放到我們嘴裡,必須自己咀嚼,必須自己吞咽。
法也必須自己動手,如果我們不用心修行,日月如梭,但我們只是在虛度年華,心靈只會越來越軟弱。
心的自然特性就是不停地下墮。我們必須每天努力自我訓練——擁有戒定慧,這樣心就會逐步提升,慢慢好起來,到了某一天,我們就會契入到離苦。
但如果我們只是滿足於粘著世俗之樂,隆波說過了,世俗之樂永遠摻雜著痛苦:即便我們很有錢,也依然還得苦。無論我們有什麼,也依然會有苦,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,必然會擔心、牽掛,因此世間那些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事物,並不是僅僅給我們帶來快樂,它們永遠伴隨著負擔、摻雜著苦。
但我們依然有必要與它們和平共處並不排斥它們的,但得會與它們共處,共處後,別變成它們的奴隸,共處後,要來逐步提升我們的心靈水平,以便有一天我們可以遇到真正的快樂,不朽的快樂。大乘佛教稱之為「淨土」。
淨土,曾經聽到過嗎?淨土並不是某個世界,而是我們的心解脫自在的狀態,我們的心擺脫了煩惱,我們的心和佛合二為一,我們的心和所有阿羅漢、高僧大德合二為一,屬於平等無二的純淨無染,即淨土。被譽為無數佛陀所在的地方,不計其數阿羅漢所在的地方。
淨土並不在遠方,如果我們的心什麼時候純淨了,就在那一刻,淨土會立馬在我們眼前呈現;心要想能夠純淨無染,必須止息欲望、止息想要;心要想能夠止息欲望,必須要有智慧:看到身的實相,看到心的實相,不再執著,瞭解到它們都只是臨時的,來了就會走,心保持中立,心不執著,心於是放下,止息想要。
止息了想要,淨土就會在我們自身生起,並不在西邊的天堂,不是的!淨土就和我們在一起,就在我們的眼前。
慧能大師、黃檗禪師開示:只是睜開眼睛就遇見了,醒過來就遇到,睜開眼睛就看到,根本用不著去別的地方找尋。
我們所尋的淨土、所找的純淨無染,沒有找到,全是因為我們的煩惱、欲望。
什麼時候我們的心止息了想要(欲望),淨土就會呈現在我們的眼前。
因此我們就在自己的心裡來訓練。如果心不苦,那麼誰也不苦了。如果心沒有了想要,也就沒有任何想要了,這個心才是真正的問題。
今天就到這裡,請允許隆波為大家賜福:願大家在修行上擁有頑強意志,法上進步。在生活上不會太苦、不會太難,能夠提升心靈,從而可以抵達離苦。至少可以有次第地越來越靠近離苦。
禪窗聲明:
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,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,完全歸責於我們,歡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文字来源:www.ganluyu.org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