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口意的背後藏著什麼?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聽錄

慢慢地訓練,如此就會慢慢地提升。到了某一天,覺性就會自動自發,禪定也會自動自發,開發智慧也是自動自發。

必須要訓練到自動自發的程度才可以,如果沒有自動自發,就依然還在刻意,那稱之為「還帶著貪的動機」,修行就依然還不乾淨,依然還帶著煩惱習氣。

因此,在起步的階段,若想要來到這個程度,必須要去及時地知道,什麼東西藏在自己念頭的背後,如此我們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偏見的人,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,都沒有偏見。

有些人修行了之後,就不斷地譴責自己:「哎呀!煩惱習氣這麼多,為什麼別人很舒服,我們卻還不像他們那麼舒服?」因為我們每個人不一樣。

比如一般的觀念是——所有人類全是平等的。事實上,這不是真的,自始以來,人類從未平等過。

有些人一出生,就很有錢,有些人一出生,父母就很窮,有些人一出生,長得很漂亮,有些人一出生,長得很醜,有些人臉蛋很漂亮,但是很愚蠢,有些人臉蛋很漂亮,也很聰明,有些人臉蛋不漂亮,但很聰明。

每一個人的原始資本並不平等,理論上說——所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,但並不是真的存在,世間並不存在,那只是一個理想狀態。

因此,要讀懂自己的心,什麼東西藏在我們念頭的背後,什麼東西藏在我們言語的背後,什麼東西藏在我們所作所為的背後。不斷地讀自己的心,讀到非常地嫻熟,我們的言語,就會是正確的,我們的所作所為,也是正確的,我們的謀生職業,也是正確的,我們的修行——也就是精進,也會是正確的。

阿姜曼尊者的教導很好——「有覺性,就有精進;沒有覺性,就沒有精進。」

「覺性」在所有修行的線路上,都是重要的。有覺性及時地知道什麼東西藏在想、說、做的背後。如果我們這麼做,已經生起的不善法,就會滅去,還未生起的不善法,就不會生起,還未生起的善法,就會生起,已經生起的善法,就會茁壯成長。

前段是刻意地在培養覺性,後段覺性來到自動自發,曾經很呆滯的禪定,來到可以開發智慧的禪定,就會慢慢地進步。「智慧」不知道該怎麼辦了,去思維、去想,結果變成了——全在看見,不是思維,而是自動自發地變成了「看見」。

因此,給大家的家庭作業——要去及時地知道,在我們念頭背後的東西,在我們言語背後的東西,在我們所作所為背後的東西,那就是修行。

如此,我們就會生起正確的精進,精進地去斷除不善,精進地去培養善法。

一旦我們的目標正確了,修行並不是為了追求好、寧靜、快樂,我們修行,是為了——斷除自己的煩惱習氣,培養善法。我們修行並不是為了要別的。

想要到能夠做得到,必須要——有覺性覺知身,有覺性覺知心,如此四念處的覺性才會生起。

靜慮林聲明:
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
完整開示|音頻來源:禪窗
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