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心,至少需具備剎那定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聽錄

有些人教導:「四念處起步的階段,必須先觀身。」佛陀並不曾如此教導。

佛陀教導的四念處,修習任何一個念處都可以抵達涅槃,從「身」開始也可以,從「受」開始也可以,從「心」開始也可以,從「法」開始也可以。

法念處,其實就是善法及不善法,去看它——源自於何?滅去的「因」為何?就會看到它的三法印,那屬於法念處,稍微難一些。

起步的階段,就去觀身、受、心,那稍微容易一些,取決於我們選擇自己能做得到的。

比如,有人聽到隆波教導觀心,大家也想與隆波一樣觀心,但是大家做不到,大家的心太散亂了,修不了。

有些人聽了發懵,有時隆波開示,心念處適合那些「想很多的人」的禪修方法,而且是毗缽舍那型行者的路,並沒有提及必須先修習禪定。雖然不需修習禪定,但也必須有基礎的禪定。

在進入深定之前,有兩類禪定,也就是「剎那定」和「近行定」,是進入四禪八定之前的兩種禪定。

大家進入不了禪定,若想觀心,也必須具備禪定,至少需具備剎那定。

剎那定是一剎那、一剎那的禪定,大家必須訓練,它並不會無緣無故生起的。

訓練獲得剎那定的方法,就是——修習某一種禪法,一旦心跑了,知道;心跑了,知道,不停地如此訓練——心跑了,知道;心跑了,知道,別強迫心一動不動的。

比如,我們念誦「佛陀」、「佛陀」,心跑去想別的事情了,有覺性及時地知道,或觀呼吸,心跑到呼吸上了,及時地知道,心跑去想了,及時地知道,不停地去及時地知道。已經講說,以心作為主角,如此,我們就會獲得安住型的禪定。

一旦心安住,成為觀者,就會看到——所有的所緣,來了就走,新的所緣,來了就走,我們就可以真正開發智慧了。

因此,我們必須訓練禪定,至少必須獲得剎那定。修習某一種禪法,心跑了,知道,就只是如此而已。

忍耐一些些,不停地去訓練,很快就熟練的,如果不訓練,就永遠都不會。

靜慮林聲明:
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