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的終極絕招——憶念死亡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法談摘錄

為何要愛?為何要恨?最終皆是夢幻空無

14:00~17:21

每一天必須安排時間修行,若什麼都做不了,亦可不斷地憶念死亡。

我們何時會死,亦不知,我們何時會病至無法自助,亦不知,每一天不斷地提醒自己,如此才不會疏忽大意。

我們經常憶念死亡,這稱之為「死隨念」(maraṇasati),我們會獲得禪定,心就會獲得寧靜。

比如:我們的心十分散亂、十分貪、對此人或彼人十分生氣,若我們憶念死亡,就了知——無論多貪,最終都必須捨棄所尋求的一切,絲毫不餘留。我們的家、我們的財富、我們的家庭……最終全都必須捨棄。

一旦憶念死亡,不知為何要貪求那麼多事物,如此貪欲就會減少。

生氣、仇恨……憶念死亡,他也會死,自己也會死。

在大城府時期的古人,他們相互生氣、相互仇恨、相互廝殺,有輸家,有贏家,過去了,直至今日,沒有誰輸,沒有誰贏,那些宣稱獲得勝利者,變得壯大、偉大,最後也一樣死去了。

我們持續不斷地省思,就會感覺:我們為何要相互生氣呢?相互生氣不久,都必須死去,貪瞋就會慢慢地減輕。

經常省思,佛陀說,祂在每一個心識剎那,不斷地憶念死亡。過去隆波不明白,如何在每一個心識剎那憶念死亡呢?完全無須做其他事嗎?

修行了才逐漸明白,我們無時無刻都有著死亡,呼氣,我們就從吸氣中死去,吸氣,我們就從呼氣中死去,我們在每一次呼氣與吸氣間死去。

我們在每一個姿勢中死去,現在坐著,不一會兒坐著的姿勢就死去了,生起躺的姿勢或站的姿勢,我們在每一個姿勢中死去,在每一次呼氣與吸氣間死去。

若我們不斷地如此憶念,心就會自動寧靜,不知為何要掙扎,不知為何要愛,為何要恨,最終一切皆是一場夢、一場空。

持續不斷地省思,若不會其他的禪修所緣,那就憶念死亡,這是最簡單的了。

修行的終極絕招——憶念死亡

22:13~24:46

我們修習某一種禪修業處,讓心寧靜,憶念死亡,這是終極絕招。

隆波貼長老曾經教導,隆波親自聽聞其教導,他說:有時無論思維什麼業處,心不願意寧靜下來,比如:心有愛染(rāga),思維不淨觀,心依然尚未從愛染中鬆脫,他說,絕招就是——憶念死亡,厚重的愛染心……即使得到,一會兒也會腐壞,喜歡這位漂亮的少女,一旦死去,就不漂亮了,即使贈送,也沒有誰想要了。

因此,當什麼都思維不了,無計可施了,那就用最重的藥,重藥即是——死隨念。

倘若死了,其他還有什麼重要的?若看到此。

由此,我們的心寧靜,從五蓋(nīvaraṇā)、從那些障礙我們進步的事物中寧靜。

貪欲蓋(kāmacchanda)——心愛戀、繫縛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瞋恚蓋——心不滿意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散亂、煩悶……散亂之後,緊隨著煩悶,疑蓋、昏沈蓋。

若心有禪定,就可以擺脫五蓋,五蓋是障礙我們進步的工具,讓我們的心無法進一步提升。

我們要有禪定,降伏五蓋,心就會寧靜下來。然而它只是寧靜下來,尚未結束,不一會兒又會捲土重來,僅能一回合、一回合地戰鬥,一會兒輸、一會兒贏。

若有禪定,就可以降伏五蓋,若無禪定,五蓋又會重來。藉由心寧靜於五蓋,有禪定、心舒服,與自己在一起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在此狀態中,必須善用此機會開發智慧。

靜慮林聲明:
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摘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。

完整開示|音頻

完整開示|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