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學篇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

1

心學,最為首要。 首先,要知道 何謂善心,何謂不善心。

其次, 發展哪些善心, 是為了獲得寧靜, 發展哪些善心, 是為了開發智慧。 這些,我們都要學習。

2011年3月27日A

2

心動蕩不安, 知道它動蕩不安。

看見嗎? 心是無法掌控之物。 心無法被命令: 指揮它好,做不到; 迫使它如如不動,也不行。

我們學習, 是為了看見實相: 一切皆不受掌控。 持續地如此觀照。

2011年6月4日B

3

一定要能夠區分出: 哪類屬於善心, 哪類屬於不善心。

接下來,進一步提升: 哪類善心,用以開發智慧。 哪類善心,用以休息。 這兩者是不同的。

奢摩他的修行, 可以令心獲得休憩。 以休憩來滋潤心, 使其獲取力量, 好比繁重工作之後的 小憩片刻,神清氣爽。

奢摩他是輔助工作。 毗缽舍那,即開發智慧, 才是核心工作。

2011年4月8日B

4

善心是輕鬆的, 稱為 「心的輕快性」。

2011年4月8日B

5

善心是輕鬆的。 若沉重,肯定是不善心。

2011年3月27日A

6

善心是柔軟溫和的, 稱為「心的柔軟性」。 若是僵硬死板的, 就已經不是善心了。

2011年4月8日B

7

善心,是柔軟的。 若它是僵硬的、帶有抗拒的, 肯定是不善心。

2011年3月27日A

8

善心擁有「靈敏性」。 如果心是笨拙的、呆滯的, 則不是善心。

善心在覺知所緣時 是靈巧敏捷的。

若心不靈敏—— 煩惱來了,完全看不見, 則必輸無疑。

煩惱身手異常敏捷, 一不留神就溜進來控制心了。

如果是敏捷的善心—— 煩惱一有動靜就馬上看見, 煩惱即刻銷聲匿跡。

2011年4月8日B

9

善心,擁有誠實的品質, 老老實實地覺知一切境界或狀態。

無論什麼生起, 就只是知道,就只是看見。

2012年7月22日

10

善心是誠實的。 隆波甘恬長老曾經開示: 「老老實實地知道」。

他說的是東北方言, 「老老實實地知道」。

2011年4月8日B

11

善心擁有「適業性」, 即適合工作。

有何種境界或狀態呈現出來, 就會知道、就會看見, 不會故意視而不見。

2012年7月22日

12

善心, 無貪、無瞋、無痴。

2011年4月8日B

13

善心, 是無貪、無瞋、無痴的。

去觀察自己的心, 許多修行人, 一起步就生起不善心, 一起步就 「想修行」—— 心已經有了貪欲。

2012年7月22日

14

如果努力想做對, 則是以貪心在做, 怎麼做都不會對。

如果思維: 如何修行才正確, 則不可能會正確。

而如果知道: 什麼是錯的,錯在哪裡, 則會自動正確。

何時沒有錯, 何時就正確, 原則真的很簡單。

2012年8月25日

禪窗聲明:

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,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,完全歸責於我們,歡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
文字來源:「禪窗」微信公眾號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0xm9–03lm2et4sB8QZp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