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支聖道篇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

1

我們對「道諦」的職責是「提升」。

2010年11月14日

00:16:28~00:16:30

2

正見:正確的見解,即清楚照見四聖諦; 正思維:正確的思維,即遠離欲貪的思維,遠離怨恨的思維,遠離傷害的思維; 正語:正確的言語,不說不好的話; 正業:第一、二、三條戒,即不殺眾生、不傷害眾生、不欺負眾生,不偷盜,不邪淫; 正命:以正確的方式維持生命,即以不傷害自己,也不傷害他人的方式來維持生計。

2010年11月14日

00:08:47~00:09:32

3

正精進——正確地精進, 即:精進地使已生之不善滅去, 精進地使未生之不善不生起, 精進地使未生之善生起, 精進地使已生之善茁壯成長。

2010年11月14日

00:09:34~00:09:50

4

何為「正念」? 即「四念處的覺性」, 有覺性地覺知身、受、心、法, 即有覺性地覺知色法、覺知名法。

2010年11月14日

00:10:34~00:10:43

5

工作不出差錯,屬於有覺性嗎? 有,但它屬於「世間的覺性」, 與修行毫無關係。

2012年1月22日

00:10:00~00:10:09

6

何謂「正定」? 佛陀以包含無色界定的四禪來解釋正定, 因此在正定的四禪裡包含了四禪八定。

初禪、二禪、三禪為色界禪, 四禪也是色界禪, 但如果抓住屬於名法的所緣, 它就會成為四無色界禪。 無色界禪又可以分成四種。

2010年11月14日

00:10:45~00:11:07

7

佛陀以「禪定」來解釋正定, 為什麼以「禪定」來闡述? 因為聖道真正生起時, 必定生起在禪定中, 不會生起在普通人這樣的心—— 不會在沉迷於五欲的心中生起。 聖道與禪定必定同步生起。

2010年11月14日

00:11:09~00:11:35

8

大家得到答案了嗎? 斷「集」——斷欲望的方法, 其實就是知「苦」; 知苦,就是「道」; 斷除了欲望,就是「滅」。

看見了嗎? 苦、集、滅、道, 歸根結底是同一個, 它們能夠生起在同一瞬間。

這是最神奇的。 不修行是看不見的, 最多只能分析思維, 但也是根本想不到的。

2010年11月14日

00:08:47~00:09:32

9

「四聖諦」是極為深奧的法, 即徹見身與心是純純粹粹的苦, 而不是說有「想要」才苦。 此身此心,本身即苦。

2007年12月29日B

00:13:59~00:14:14

10

四聖諦是最重要的。 佛陀開示道: 若無法徹見四聖諦, 就依然還要生死輪迴。

2007年12月29日B

00:16:35~00:16:41

禪窗聲明:

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,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。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,完全歸責於我們,歡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
文字來源:「禪窗」微信公眾號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X7vOj0Gal281YPT92AqP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