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身,如果心作為觀者,就會看到——身體呈現無常、苦、無我。
心作為觀者,覺性感知到感受,就會看到——苦、樂、不苦不樂呈現無常、苦、無我。
心作為觀者,覺性感知到內心生起的好或壞,就會看到——無論好或壞,全都呈現無常、苦、無我。
隨後來到心,做為「觀者的心」,也同樣呈現無常、苦、無我。「知者的心」為時不長,就會變成「想者的心」;「想者的心」為時不長,又會變成「知者的心」,這是針對曾經訓練過的人。
對於從未訓練過的人,「想者的心」生起的時間也不長,僅是生起一剎那,但「想者的心」一而再,再而三地生起,成千上萬,持續不斷,一整天處在迷失的狀態,一整天都迷失於「想」。
但如果有了「知者的心」,迷失去想的心,是如此的(隆波演示長度),「知者的心」生起,是如此的(隆波演示一瞬間)「知者的心」不會駐留很久,接著又迷失去想了,然後再次生起「知者的心」,如此不斷地交替進行。
「知者的心」會將我們的生命切成一段、一段的。如果沒有「知者的心」,生命就只有一種狀態,即從生到死,僅有迷失。
但若迷失、迷失,「知者的心」生起了:「誒!心迷失去想了!」,「知者的心」生起,「迷失的心」就滅去,接下來又再生起新的「迷失的心」,我們就會看到——「迷失的心」是不同的部分了。
原先醒著的十五個小時都是迷失的,接下來,當覺性生起一次,比如:三個小時生起第一次,十二個小時又生起一次……持續不斷地訓練,「知者的心」就會越來越快地生起,接下來就會生起得密集頻繁,迷失一分鐘,就知道了,迷失十秒鐘,就知道了,迷失三秒鐘,就知道了,就會越來越快速。
最終,只要心一動,還不知道將迷失至何處,心稍微一動,就知道了,心稍微一動,就知道了。
在座的各位,誰可以看到這一點的?有嗎?醫生看到了嗎?心稍微一動,還不知道(心)是好是壞,就已經知道了,覺性快速了,「知者的心」就會獨立凸顯。
「知者的心」獨立凸顯,無論覺性感知什麼,乃至覺知到心本身,都會照見——無論是身、受、所有(造作)好或壞的行蘊,或是心本身,全是生了就滅。
最終,可以清除邪見——誤認為什麼事物都是「我」,「我」是恆常不變的,就會照見——凡生起的,都會滅去,如此照見,就證得初果須陀洹。
如果閱讀經藏,就會發現,在經典裡有諸多闡述,在證悟初果的時候,須陀洹聖者將照見——現象生起是自然、平常的,現象滅去是自然、正常的,即照見一切現象生了就滅,「凡是生法,必是滅法」。
不生不滅的,僅有一個,也就是涅槃。道與果依舊生了就滅,唯有涅槃,不生不滅。慢慢地訓練。
靜慮林聲明: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