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廟不從他處尋,但往自心方得覓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聽錄

大家何時有在修行,何時就在聞法,何時沒有覺性,即使你坐在隆波面前,也沒有在聞法,因此,有覺性時,我們就一直在聞法了。

隆布敦長老曾經開示:「佛陀一直在說法。」長老曾經這麼說,佛陀一直在說法。以前還不會修行時,並不明白,自己會修行了,才明白——真正的佛,就是自己的心,它演示「法」讓我們看——一會兒生起了善法,一會兒生起了不善法,中性、「非善非不善」的法也會生起,因此,法一直在我們的內心演示。

如果有覺性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,我們就會一直處在聞法的狀態,我們就不會飢餓著要到此處聞法、彼處聞法……我們就是與自己在一起,不停地去讀自己的心,就已經在聞法了。

隆布敦長老曾經對隆波開示:「八萬四千法蘊,全都源於自己的心。」源自於自己的心,但絕大部分屬於佛陀的心,因為佛陀是純淨無染的。我們的心不太演示善法,絕大部分演示不善法,一會兒貪、一會兒瞋、一會兒痴、一會兒萎靡不振……一般人都是如此,一直是不善法(的狀態)。

如果修行了,我們就不停地去讀自己的心,當有覺性時,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(生起)貪瞋痴。有覺性的時候,心已經是善法了,貪瞋痴是煩惱習氣,但轉化為提升覺性的工具,轉變成對我們是有利益的了。

這利益就是——我們沒有跟隨著它,貪生起了,有覺性及時地知道,生氣了、迷失了、任何狀況生起了,都持續不斷地及時意識到,如此我們已經在訓練自己的覺性,讓它越來越強大,越來越快速。

我們就會看到「法」——一會兒演示不善法,一會兒演示貪瞋痴、一會兒演示善法,想到修行、想到幫助別人、幫助動物……這是好事,心已是善的。

持續不斷及時地知道,如此,我們就能日日月月聞法,我們就不會感覺自己離寺廟很遠。寺廟並不在外在,必須在我們內心找到寺廟,我們才會抵達真正的寺廟。因此,不必抱怨自己去不了寺廟。

想告訴大家的是——現在的解脫園寺,是最值得待的地方,寧靜、祥和、風涼習習……非常地舒服,但居士們待在家裡修行,直到自己的心清涼了。

這座寺廟太清涼了,很舒服,出家人也很寧靜、很吉祥。也有一些出家人還俗,因為他只能在這段時間有空檔(出家),持續出家的也有,但需遵守規矩。進來寺廟出家,同樣也必須隔離十四天,這裡(的防疫措施)非常地嚴格,保持距離,非常地嚴格,因此,大家需寧靜舒服地待著。

我們要訓練自己,無論身在何處,都需有快樂,無論身在何處,都需有寧靜,自身需有寂靜。寂靜與動盪不安是相對的,如果不寂靜,就會動盪不安。

慢慢去訓練,如此我們就會覺得——這一段的生命,是我們的黃金時間,無法外出遊玩的日子,必須強迫與自己在一起的時間……既然我們與自己獨處了,就需開始提升自己。

靜慮林聲明:
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