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徒必須具有因果觀念,別迷信,應相信業、相信業的果報,相信所作所為是有結果的。這稱之為「kiriya」。
所作所為會產生結果,那結果是如何的呢?那結果是隨順「業」與「果報」的。
「kammavādī」(相信業),「kiriyavādī」(相信信念行動是有結果的),而且堅信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精進,持有「viriyavādī」(精進論),我們才可能成為真正的佛教徒。
有些人登記自己是佛教徒,但真正的佛教徒是稀少的。而作為佛教徒之後,真正動手實踐、動手去修行,直至與法相匹配的又更少了。
因此,我們現在有機會,別將機會平白地扔掉了。
如果每一天沈迷在世間,盤旋於妻子的事情、丈夫的事情、此事、彼事、不斷地爭奪資產、遺產……我們覺得那是很重要的事,但擁有許多錢,(一輩子)吃得完嗎?有些人富有,擁有幾百億,那是吃不完的,為何還想擁有,不懂得停止呢?欲望不斷地放大,根本沒時間提升自己的心。
有些人會擔心別人,卻不擔心自己。擔心別人,擔心孩子、妻子,擔心這個,擔心那個……
有時不僅僅擔心,而且還會吝嗇。擔心已經很苦了,吝嗇更苦,真的好可憐、真的好可憐,所的眾生,真的非常地可憐!
佛陀努力不懈地教導,高僧大德努力地教導那條出路,那些真正心意堅決,把所有負擔全切斷,而讓自己真正脫險的人,也不太多。
有些人擁有良好的機會,但是依然還返回頭。比如五欲,五欲不僅僅只是淫欲,心纏縛在五欲裡。
需慢慢學習,我們還卡在什麼事物,需及時地意識到,慢慢地去減少、慢慢地去減輕,讓自己從污穢之處,慢慢來到純淨之處。
持續不斷地訓練,有一天,我們就會好起來,如果我們不動手實踐,無論如何都會越來越壞的,因為心的自然狀況就是不斷地下墮。
若想抵達較高之處,必須忍耐,必須精進地去訓練,真的什麼都做不了時,先持守五戒也行。最重要的就是——要持守五戒,如此可再次重生為人,便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心靈。
如果我們的修行,比持守五戒更多,那就更好了。那就是我們生命的利潤,有一天我們就能擺脫魔王。
外在的魔王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自己內在的魔王。慢慢地去訓練。
靜慮林聲明: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