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喜功德的真義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聽錄

比如我們看到有人做功德,做大型的供僧,我們隨喜他們。他們付出,做大型的供僧,而我們隨喜他們,這份功德是源於我們自己,而不是別人給予我們的。

人類是無法接受到別人給予的功德,天神、梵天神、人類,包括畜生道的眾生,也接受不了,地獄的眾生也接受不了,因為他們正被關在地獄裡,即使將食物送過去,也全被獄警吃完了。人類接受不了,動物接受不了,僅僅只有部分的鬼眾,可以接受到別人送的功德。

我們做功德,然後迴向給眾生,讓他們可以接受,其實這僅僅只是表現我們的心胸很寬廣。問說:「他們接受得到嗎?」他們(大部分)接受不到。

比如我們做功德,然後把功德迴向給隆波,隆波並沒有接受。但是如果隆波知道,隆波覺得很喜悅,因為大家在行善,隆波已經獲得功德了,這份功德源自於隨喜。

比如,大家知道可以依靠自己做功德,我們看到別人行善,我們很喜悅,我們已經獲得功德了,而且得到滿滿的(功德)。

有些人喜歡說——這麽做,(功德)可以獲得百分之幾,這麽隨喜功德,可以獲得百分之幾。「功德」並不是可以秤量的東西,而且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。

我們行善的時候,應該做功德回向嗎?應該迴向給無窮無盡的眾生,讓他們獲得功德嗎?應該做!即便知道大部分的眾生接受不到,至少我們的心,並不自私自利。

功德是複雜的。我們做了功德,於是得到一份功德,然後我們迴向功德,功德又重疊著功德。

迴向功德,並不會讓我們行善的功德減少,因為那是新的功德。那是我們做的「新的功德」——希望別人也可以獲得這份功德,有很好的心願。

因此,我們(原有)的功德並沒有減少。而新的功德——我們想到別人,讓別人也得到快樂,這是屬於新的意義,這是我們新的功德。

因此,我們努力地去做功德,然後去告訴、分享給別人,讓別人知道,讓別人喜悅,讓別人法喜,讓別人獲得功德。如果對方聰明的話,他就會隨喜功德。

「隨喜」,取決於心。有些人嘴上隨喜,看到任何好的東西都會去分享,然後去隨喜。「隨喜、隨喜」,非得還要輸入文字,但心裡根本沒有感覺,根本沒有隨喜功德,那是在欺騙,是在嘲諷,並沒有真正的功德,因為心並沒有真正與他們同享喜悅。

「得到功德」或「沒有得到功德」,「得到善」或「得到不善」,取決於心。如果煩惱潛進來了,就沒有(功德)了,福德與功德都不存在。

如果我們做了之後,能夠減少煩惱,那很好,那得到功德,得到善。如果我們做了之後,得到快樂,稱之為「得到功德」了。

靜慮林聲明:
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
完整開示|音頻來源:禪窗
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