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如荷花不染著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聽錄

有苦時,別想要逃避。佛陀教導我們去認識苦,直至心對苦保持中立。對苦保持中立的心,就再也不苦了。

比如:身有苦,但心訓練好之後,身屬於身的部分,心屬於心的部分,我們不會苦。

或有所緣進來干擾心,讓我們的心有苦,但我們的心就只是「知者」,所有的所緣並不是心,心並沒有同時受苦。

因此,修行的目標並不是斷苦,並不是追求快樂、逃避痛苦。我們能與苦同在,照見事實,也就是——苦存在,我們無法驅逐它。

苦也許存在於身,也許在存於周圍的環境,或身體出現了問題,或周圍出現了狀況,但苦僅僅生起於我們的內心。

若心拒絕、排斥所有正在面臨的狀況,我們的心就會苦。但若我們的心知道——一切的問題,無論身或心,全都是外在的,全是被覺知、被觀察的對象,無法掌控。

於是,心就不會迷失——對所有的所緣與狀態,無論名法或色法,不會生起喜歡或不喜歡。

於是心就不會苦,心就會自由,在內心生起無窮無盡的快樂,身依然苦,但心有快樂。

縱然我們不喜歡的人還活著,縱然我們不喜歡的事物依然存在,但我們的心有快樂。

因此,修行並不是為了逃避苦,修行是為了在不苦的情況下,與苦同在。我們的心猶如荷花或荷葉,雖在污泥中,卻不被污泥所染。

逐步訓練自己,必須照見——痛苦是外在的事物,心僅僅只是知者、觀者,我們並沒有同時受苦。

靜慮林聲明:
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。
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