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生起聖道的力量
作者: 隆波帕默尊者
日期:微法談聽錄

要觀察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地偽裝,要去觀,不停地去學習自己,如我們自己本來面目、本來呈現地狀態去覺知。

身體呼氣、身體吸氣;身體行、住、坐、臥;身體動、身體停,不停地去覺知。

或是來探究自己的心,心是苦,心是樂,心不苦不樂,也去覺知,或心貪、心不貪;心生氣、心不生氣;心散亂、心不散亂,不停地去覺知,心有疑問,聽了法之後有疑問:「怎麼動手修行?」知道「有疑問」,就這麼去訓練。

修行的早期,我們會知道粗重的境界,接下來,我們會覺知到越來越微細的境界,心稍微有一些舉動,就會看見了。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,在我們念頭的背後,在我們說話的背後,在我們所作所為的背後,究竟是善還是不善,絕大部分都屬於不善。

如果我們能夠及時地知道,就會有正思維。正語就會自行生起,一旦我們的心,沒有隨順著煩惱習氣去想,我們所說的話,就不會成為煩惱習氣的工具。正業,我們的所作所為,也不會變成煩惱習氣的工具。我們維持生命的方式、謀生職業的方式,也不會是為了迎合煩惱習氣。我們就不停地去訓練自己,我們的戒就會慢慢地圓滿。

我們不停地去訓練,我們的心就會慢慢地安住,獨立凸顯,培養覺性到圓滿的程度之後,我們的禪定就會越來越穩定,因此正念圓滿之後,我們的正定就會圓滿起來,在八支聖道裡,它是有次第的,那是源自於我們的訓練。

聽隆波說法,我們就會獲得,了解我們應該做什麼,那是屬於正知,那屬於基礎階段的正見,我們了解了,我們需常常地觀身、觀心。

我們不停地訓練去觀,接下來我們就會知道,我們的所作所為、我們身口意的背後隱藏著什麼。接下來,我們的說話、我們的所作所為、我們維持生命的方式、謀生職業的方式,就會越來越純淨。

到了某個程度,我們的煩惱習氣一旦生起,我們就不會願意了,因為那是髒東西。一旦善法生起了,我們感到滿意,我們也會及時地知道。心裡面的煩惱習氣會越來越減少,善法就會慢慢地增長,我們就會有正確的精進,這稱之為「正精進」。

正精進就是——精進地去斷那些正在發生的煩惱習氣,精進地讓那些還未生起的煩惱習氣,不讓它生起。

阿姜曼尊者說:「有覺性,就有精進;沒有覺性,就沒有精進。」

一旦我們的「正精進」好起來了之後,我們的覺性就會越來越好。我們沒有覺性,是因為煩惱習氣把我們騙到別的地方去了,一旦我們的善法增長了,不善法減少了,我們四念處的覺性就會越來越穩固。

一旦穩固到相當極致的程度,我們的正定就會生起。一旦正定生起之後,前面的七個部分並沒有消失,它們依然還在。一旦有了正定之後,八支聖道的其他七支就會一起聚集,然後讓心直接契入到聖道。

在我們的正定圓滿的時候,聖道就會生起。如果是邪定的話,是沒有正見,沒有正思維,沒有正語,沒有正業,沒有正命,沒有正精進的,那就不是好的禪定,沒有力量的,不可能生起聖道。

因此,若想要有力量生起聖道,就必須要按照隆波教導的這麼去訓練,不停地去覺知,有覺性不停地覺知身,有覺性不停地覺知心,它就會自然慢慢地越來越微細,最開始只會覺知到粗重的境界,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。

靜慮林聲明:

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,若有任何疏失,皆歸咎於聽錄、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。

完整開示|音頻來源:禪窗

完整開示|視頻來源:Dhamma.com